3月27日下午14:50,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查屏球受邀于19号楼201室开展题为“《将进酒》与盛唐精神”的学术讲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查屏球教授身兼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李白学会副会长等职,其著作《唐学与唐诗》《从游士到儒士》等在学界享有盛誉。此次讲座由孙车龙博士主持,外语与文化传播学院(通识教育中心)主办,吸引了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查教授首先聚焦李白《将进酒》诗歌的创作时间与地点问题,他根据诗中提供的线索、李白及其友人生平,认为该诗大致创作在天宝三载后;关于聚会地点,查教授推断聚会极可能发生于嵩山,诗中“烹羊宰牛”“会须一饮三百杯”的狂欢氛围,既是对友人相聚的抒怀,亦折射出盛唐道教文化中“自然”与“超越”的精神追求。
查老师认为李白诗中“天生我材必有用”既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亦契合庄子“无用之用”的哲学思辨。查教授特别强调,李白通过“钟鼓馔玉不足贵”等句,批判世俗功利,呼应了道教“轻物重神”的理念,而结尾“与尔同销万古愁”则升华至庄子“齐生死”的逍遥境界,彰显出盛唐文人特有的精神张力。
互动环节中,听众就“道教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具象化影响”“当下道教存在的意义”等问题提问,查教授一一解答,进一步深化了听众对李白、道教乃至盛唐精神的认知。整场讲座视角新颖、充实有趣,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