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学位点是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教育的重要窗口。2019年,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正式开办,近6年来,已组建了一支海外背景丰富、年龄结构合理、国际中文教育实践经验丰富、深耕产教融合的跨学科师资队伍,100%具有外单位博、硕学位,7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学习及工作经历,多位教师具有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及教学经验。在教育部人文社科、上海市社科项目及地方级项目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国际中文教育及相关领域累计获得近百项代表性研究或应用成果。2024年,获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构建起本硕贯通的一体化培养体系,共同服务于我校国际中文教育和国际文化交流事业发展。

 

一、专业代码及名称

045300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

 

二、培养目标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中国国情,具备良好的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文化传播技能、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一定的工程技术背景知识,适应国际中文推广、中国文化传播工作以及海外经贸合作、技术交流活动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三、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暂不招生同等学力考生)

 

四、培养特色

国际中文教育学位点将持续加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多维度展示应用技术型高校国际中文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独特魅力。充分发挥学校“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势与特色,坚持国际视野,立足本土,推动中国故事与目标群体精准对接,服务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产业需求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

 

五、培养模式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学位点采用课程学习与国际中文教育实践相结合、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校内导师授课与校内外导师组联合指导相结合的指导原则,充分借助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工科特长,整合国际化资源,培养既懂中文又掌握国际中文教育技能,同时满足特定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1)依托工科优势,促进文工融合: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和教育学科特色,大力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文工融合新发展。

2)强化专业实践,提升综合素养: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多媒体、在线教育平台等工具进行教学的能力。依靠丰富的特色课程多角度拓展学生的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胜任力和综合素质。

3)推动校际合作,稳步接轨国际: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联动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地更高质量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

 

 

 

 

 

 

 

 

 


 

 

 

 

六、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国家考试要求为准

201

英语一

国家考试要求为准

354

汉语基础

1.《现代汉语》,齐沪扬主编,商务印书馆,2007年。

2.《古代汉语(修订本)》(上册),郭锡良等著,商务印书馆,2018年。

3.《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1.《跨文化交际》,祖晓梅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年。

2.《对外汉语教学导论》,周小兵主编,商务印书馆,2009年。

3.《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4. 《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程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

 


Address:2360 Jin Hai Road,Pudong Area,Shanghai,Chin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 copyright | Tele:50215021
  • 学院公众号: